漫書五首

海上昔聞麋愛鶴,山中今日鹿憎龜。 愛憎止竟須關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í):一種大型鹿類動物。
  • (zēng):厭惡,不喜歡。
  • 止竟:終究,畢竟。
  • 關分:關係,關聯。
  • 微才:微小的才能,謙稱自己的才能。
  • 所知:所認識的人,這裏指了解自己的人。

翻譯

從前在海上聽說麋鹿喜愛鶴,如今在山中看到鹿厭惡龜。 愛與憎終究需要有關聯,不要因爲自己的微小才能而期望被瞭解。

賞析

這首詩通過麋鹿與鶴、鹿與龜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於人際關係中愛憎情感的深刻理解。詩中「愛憎止竟須關分」一句,指出愛與憎並非無緣無故,而是有其內在的聯繫和原因。最後一句「莫把微才望所知」則是作者的自謙之詞,提醒自己不要因爲一點微小的才能就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賞識。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於世態人情的洞察和自省。

司空圖

司空圖

唐河中虞鄉人,字表聖,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鹹通十年登進士第。盧攜知政事,召爲禮部員外郎。僖宗次鳳翔,召圖知制詔,尋拜中書舍人。昭宗龍紀初,復召拜舍人,以疾辭。乾寧中,又以戶部侍郎徵,數日乞還。隱中條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爲文,尤事放達。後梁代唐,聞哀帝被殺,絕食而卒。有《二十四詩品》(有云非圖所撰)及詩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