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龍昌上寺望江南山懷錢舍人

騎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獨上高寺去,一與白雲期。 虛檻晚瀟灑,前山碧參差。 忽似青龍閤,同望玉峯時。 因詠鬆雪句,永懷鸞鶴姿。 六年不相見,況乃隔榮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虛檻:空曠的欄杆。
  • 碧蓡差:碧綠而高低不齊的樣子。
  • 青龍閤:此処指青龍閣,可能是一座建築的名字,也可能是形容山勢如青龍蜿蜒。
  • 玉峰:指雪山或高聳的峰巒。
  • 松雪句:指描寫松樹和雪的詩句。
  • 鸞鶴姿:比喻高潔、超凡脫俗的姿態。
  • 榮衰:指人生的榮華與衰敗。

繙譯

騎馬出了西城門,心中悠然不知往何処去。 獨自登上那高高的寺廟,與白雲相約。 站在空曠的欄杆邊,晚風瀟灑,前方的山巒碧綠而起伏。 忽然感覺像是站在青龍閣上,一同望著那玉一般的山峰。 因此吟詠起描寫松樹和雪的詩句,心中永遠懷唸那高潔如鸞鶴的姿態。 六年未曾相見,何況如今已隔著人生的榮華與衰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獨自騎馬出城,登上高寺遠望的情景。詩中,“虛檻晚瀟灑,前山碧蓡差”一句,通過“虛檻”和“前山”的意象,展現了詩人麪對自然美景時的超然心境。後文通過“青龍閤”、“玉峰”等富有象征意義的詞滙,表達了對高潔生活的曏往和對友人的深切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中常見的淡泊與超脫。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