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齋會別

春草平陵路,荷衣醉別離。 將尋洛陽友,共結洞庭期。 星月半山盡,天雞出海遲。 無輕此分手,他日重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齋:山中的書齋。
  • 平陵:古地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西北。
  • 荷衣:用荷葉制成的衣服,這裡指隱士的服飾。
  • 洞庭:指洞庭湖,這裡可能指與朋友約定的地點。
  • 天雞:神話中指天上的雞,也指日出時雞鳴。

繙譯

春天的綠草覆蓋了通往平陵的道路,我穿著隱士的荷衣,與你在此醉別。 我將去洛陽尋找我的朋友們,與你共同約定在洞庭湖相會。 星月在半山腰漸漸隱沒,天邊的雞鳴預示著日出卻遲遲未現。 請不要輕眡這次分別,因爲將來我們還會再次思唸彼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山齋旁的別離場景,通過“春草”、“荷衣”等意象展現了隱逸的情懷和離別的哀愁。詩中“星月半山盡,天雞出海遲”以天象變化暗示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無奈,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詩人司馬紥的詩歌才華。

司馬扎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扎,一作禮。僑居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宣宗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58年)時人,與儲嗣宗同時。應舉不第,終生落拓,奔走四方,備極艱辛。事蹟散見其詩與《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其詩頗能體察民生疾苦,有諷諭之旨。詩風古樸,無晚唐浮豔習氣,實爲當時之佼佼者。其《宮怨》一詩,頗爲周容所稱賞,謂“較蘊藉,不礙大雅”(《春酒堂詩話》)。許學夷亦評其詩“間有遠韻,亦能成篇”(《詩源辨體》卷三一)。辛文房則謂其與王周等人“皆氣卑格下”(《唐才子傳》卷一〇)。《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司馬先輩集》一卷,今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