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

銀臺金闕夕沈沈,獨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宮東面煙波冷,浴殿西頭鐘漏深。 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溼足秋陰。
拼音

賞析

這首詩作於元和五年八月十五,從標題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詩人是因爲懷念摯友元稹才作此詩的。 元稹被貶謫到江陵已經快半年了,而今晚又是中秋之夜,這是一個親友團聚的節日,自從兩人訂交以來中秋多在一起度過,但今年中秋詩人正在翰林院內值班,而元稹卻被貶謫在兩千裏之遙的江陵。對元稹的懷念使詩人情不自禁寫下這首情感真摯的作品。 詩人寫道:皇宮裏面夜色深沉,我一人獨自留宿在翰林院思念着遠方的朋友。今天是八月十五,月色皎潔明亮,它就像是我牽掛兩千裏外朋友的心靈寫照。已是中秋因而渚宮東面的煙波讓人感到有些寒意,而浴殿西頭的鐘漏分明告訴我夜已經很深了。我現在擔憂的是我的朋友不能看到這皎潔的月光,因爲江陵地勢較低,秋天陰氣重會使得月光被雲霧遮住。 古往今來,有多少中國詩人在十五的月亮上做文章!而所有這些詩文都有一個共同主題:思念親友、盼望與親友團圓。應該說主題和題材的接近使得這類作品有相當一部分是陳陳相因之作,但也確實留下了一些清新可人的典範之作。白氏此作雖然比不上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也算是上乘之作。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詩歌的頷聯:“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對仗工整,形象鮮明,既有相對確定的內涵,又容易讓人產生各種不同的理解:“三五夜中新月色”與“二千里外故人心”的關係至少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前者是後者的條件,在此月色下“我”產生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其二則是此明亮的月色就像我思念朋友的心情一樣純潔真切。 “二千里外故人心”這句本身也有三種可能的理解,其一是“我”思念兩千裏外故人的心情。其二則是兩千裏外的故人思念我的心情。其三則是相隔兩千裏的兩個朋友之間的相互思念的心意。這些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增添了詩歌的可讀性,也豐富了詩歌的審美內涵,從而使得讀者比較容易進入到詩歌的再創造中去。另外,“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溼足秋陰”這兩句也是清新出色之詩句。就在詩人欣賞這皎潔的月色之時,詩人卻突然想到自己的朋友因爲身在地勢低下的江陵而有可能看不到月色,這種心理真可謂細膩!而這還只是表面的意思,其深層意義則是:朋友現在被貶江陵,遠離朝廷,已經感受不到皇帝的光輝和恩澤了。 此外,全詩在整體氣氛的營造上也頗爲成功,詩人着力在陰、冷、深等方面做文章,其意不在烘托月色的明亮,而在渲染詩人和自己朋友的陰冷、淒涼的心情。這種冷色調的畫面是適於表現詩人深沉之情懷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臺金闕:指皇宮中的樓臺,這裏形容宮殿的華麗。
  • 沈沈:深沉的樣子,這裏形容夜晚的寂靜。
  • 翰林:指翰林院,是唐代皇帝的文學侍從機構。
  • 三五夜:指農曆十五的夜晚,即中秋夜。
  • 二千里外:形容距離遙遠。
  • 故人心:指遠方朋友或親人的思念之情。
  • 渚宮:指江陵的宮殿,江陵是唐代的一個州名,今湖北江陵。
  • 浴殿:指皇宮中的浴室。
  • 鐘漏深:指夜深時分,鐘漏是古代計時器。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江陵卑溼:江陵地勢低窪,溼氣重。
  • 秋陰:秋天的陰雲。

翻譯

在銀臺金闕的夜晚深沉寂靜,我獨自在翰林院中思念着遠方。 中秋夜的月光如此明亮,卻隔着二千里的距離,我思念着遠方的朋友。 江陵的東面煙波浩渺,感覺有些冷清,而浴殿西頭的鐘聲和漏聲在深夜中顯得格外深沉。 我擔心這明亮的月光不能同樣照見你我,因爲江陵地勢低溼,秋天的陰雲可能遮住了月光。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中秋夜獨自在翰林院時所作,表達了他對遠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詩中通過「銀臺金闕」、「三五夜中新月色」等描繪,營造了一個靜謐而明亮的夜晚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江陵的溼冷和浴殿的深沉鐘聲,表達了對遠方朋友能否同樣感受到這美好月光的擔憂,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