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輓歌詞四首

夢減三齡壽,哀延七月期。 寢園愁望遠,宮仗哭行遲。 雲日添寒慘,笳簫向晚悲。 因山有遺詔,如葬漢文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德宗皇帝:指唐德宗李適。
  • 挽歌詞:哀悼死者的詩歌。
  • 三齡壽:指三年的壽命。
  • 哀延七月期:哀悼延長了七個月。
  • 寢園:帝王的陵園。
  • 宮仗:宮廷儀仗。
  • 笳簫:古代的兩種樂器,常用於軍樂或喪樂。
  • 遺詔:帝王臨終前所下的詔書。
  • 漢文:指漢文帝劉恒。

繙譯

夢見壽命減少了三年,哀悼延長了七個月。 在陵園中愁望遠方,宮廷儀仗哭泣著緩緩前行。 雲和日增添了寒意,笳和簫在夜晚悲鳴。 因爲山中有遺詔,就像漢文帝葬禮時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是白居易爲哀悼唐德宗皇帝而作的挽歌詞。詩中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織,表達了對德宗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悼。詩中“夢減三齡壽”寓意著對皇帝壽命的惋惜,“哀延七月期”則反映了哀悼之情的深長。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和樂器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悲涼的氛圍。最後以漢文帝的葬禮作比,暗示了德宗皇帝的葬禮同樣莊重而悲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白居易作爲唐代大詩人的藝術功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