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十四首不如來飲酒七首

莫作農夫去,君應見自愁。 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 數被官加稅,稀逢歲有秋。 不如來飲酒,相伴醉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í):用犁耕地。
  • 羸牛 (léi niú):瘦弱的牛。
  • (shuò):多次,頻繁。
  • 加稅 (jiā shuì):增加稅收。
  • 稀逢 (xī féng):很少遇到。
  • 歲有秋 (suì yǒu qiū):指豐收的年份。

翻譯

不要去做農夫,你應該看到自己的憂愁。 春天來臨時,用犁耕那貧瘠的土地, 傍晚時分,餵養那瘦弱的牛。 頻繁地被官府增加稅收, 很少遇到豐收的年份。 不如來飲酒,相伴醉意悠悠。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勸人不要從事農耕,因爲農夫的生活充滿了艱辛和憂愁。詩中通過描述農夫在春天耕種貧瘠土地和餵養瘦弱牛隻的情景,以及頻繁的稅收和稀少的豐收,來強調農夫的困境。最後,詩人提出一個解脫之道——飲酒,以此來逃避現實的煩惱,享受片刻的寧靜和快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農民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