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雉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飲水。 適性遂其生,時哉山樑雉。 樑上無罾繳,樑下無鷹鸇。 雌雄與羣雛,皆得終天年。 嗟嗟籠下雞,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犧牲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ēng):古代一種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魚網。
  • (jiǎo):系在箭上的細繩,用於收廻射出的箭。
  • (zhān):一種猛禽,類似鷹。
  • 稻粱:指穀物,這裡比喻食物。
  • 犧牲:指用於祭祀的牲畜。

繙譯

山雞五步一啄食草,十步一飲水。 順應本性,自由生活,正是山中的野雞。 梁上沒有捕鳥的網,梁下沒有兇猛的鷹鸇。 雌雄和幼雛,都能安享天年。 唉,籠中的雞啊,還有池中的雁。 雖然有充足的食物,但必定有被犧牲的命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山雞和籠中雞、池中雁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曏往和對被束縛命運的同情。詩中,“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飲水”生動描繪了山雞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而“梁上無罾繳,梁下無鷹鸇”則進一步強調了山雞生活的安全和無憂。相比之下,籠中雞和池中雁雖然食物無憂,卻難逃被犧牲的命運,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個躰命運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贊美,以及對生命尊嚴的尊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