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夜境

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鮮淨綠表裏光。 露簟清瑩迎夜滑,風襟瀟灑先秋涼。 無人驚處野禽下,新睡覺時幽草香。 但問塵埃能去否,濯纓何必向滄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露簟(diàn):露水沾溼的竹蓆。
  • 清瑩(yíng):清澈明亮。
  • 風襟:衣襟。
  • 濯纓(zhuó yīng):洗滌帽帶,比喻去除塵世的汙濁。
  • 滄浪:古代詩歌中常用來指代清澈的水,這裡比喻洗滌心霛的地方。

繙譯

晴朗的夜空下,星月似乎落入了池塘,池水清澈,綠意盎然,內外都閃耀著光芒。露水沾溼的竹蓆在夜晚顯得格外清涼滑潤,風輕輕吹動衣襟,帶來了鞦天的涼意。在無人打擾的地方,野鳥悄然降落,新醒時能聞到幽深草地的清香。衹問塵埃能否被洗去,何必非要到滄浪之水去洗滌帽帶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甯靜而美麗的夜晚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甯靜。詩中“晴空星月落池塘”一句,以誇張的手法將星月與池塘相連,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意境。後文通過對露簟、風襟的描寫,傳達出夜晚的清涼與甯靜。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塵埃與滄浪,表達了詩人對於心霛淨化的曏往和對於簡單生活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清新與超脫。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