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二首

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 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 僧說客塵來眼界,醫言風眩在肝家。 兩頭治療何曾瘥,藥力微茫佛力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散亂:零亂,雜亂。
  • 蒙籠:模糊不清的樣子。
  • :這裏指視野中的景物。
  • 縱逢:即使遇到。
  • 晴景:晴朗的景象。
  • 客塵:佛教用語,指外界的煩惱和雜念。
  • 眼界:視野,這裏指眼睛。
  • 風眩:中醫術語,指因風邪引起的頭暈目眩。
  • 肝家:中醫認爲肝主目,這裏指肝臟。
  • (chài):痊癒。
  • 微茫:微弱,渺茫。
  • 佛力賒:佛的力量遙遠,這裏指佛教的療法效果不明顯。

翻譯

空中飄散着無數雪花,視野中的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薄紗。 即使遇到晴朗的天氣,看起來也像是被霧氣籠罩,不在春天也能看到花。 僧人說這是外界的煩惱侵入了眼睛,醫生則說是因爲風邪導致肝臟問題。 兩邊的治療方法都試過了,但病情何曾有所好轉,藥物的力量微弱,佛教的療法也遙不可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因眼病而感受到的視覺障礙,以及對治療方法的無奈。詩中運用了「散亂」、「蒙籠」等詞語形象地表達了視覺模糊的狀態,而「縱逢晴景如看霧」則進一步以比喻手法強調了視覺的困擾。後兩句通過僧人和醫生的不同解釋,反映了詩人對病情的無奈和對治療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健康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