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襄陽訪問舊居

昔到襄陽日,髯髯初有髭。 今過襄陽日,髭鬢半成絲。 舊遊都是夢,乍到忽如歸。 東郭蓬蒿宅,荒涼今屬誰。 故知多零落,閭井亦遷移。 獨有秋江水,煙波似舊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髯髯 (rán rán):形容鬍鬚初長。
  • (zī):上唇的鬍鬚。
  • 髭鬢 (zī bìn):鬍鬚和鬢髮。
  • 半成絲:形容頭髮半白,如同絲線。
  • 東郭:城東。
  • 蓬蒿宅:長滿野草的宅院,形容荒涼。
  • 閭井:指鄰里和井水,代指舊時的居住環境。

翻譯

昔日我初到襄陽時,鬍鬚剛剛長出。 如今我再次經過襄陽,鬍鬚和鬢髮已半白如絲。 舊時的遊歷都如同夢境,突然回到這裏,感覺彷彿回到了過去。 城東那座長滿野草的宅院,如今荒涼不堪,不知歸屬於誰。 故友多已零落,鄰里和井水也已變遷。 唯有那秋天的江水,煙波依舊,如同往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與今朝,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舊居變遷的感慨。詩中,「髯髯初有髭」與「髭鬢半成絲」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歲月的無情。後文通過對舊居荒涼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感慨。最後,以「秋江水」和「煙波似舊時」作結,寄託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不變之物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