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孫道甫小景五首

巾杖散高躅,鉤輈啼遠林。 幽懷春冉冉,日暮落花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巾杖:指頭巾和手杖,常用來形容隱士或文人的裝束。
  • 散高躅:散,漫步;高躅,高尚的行爲或足跡,這裏指隱士的行跡。
  • 鉤輈:鳥鳴聲。
  • 啼遠林:在遠處的樹林中啼叫。
  • 幽懷:深藏的情感或思緒。
  • 冉冉:漸漸地,慢慢地。

翻譯

頭戴巾帽,手持手杖,我漫步在高尚的隱士足跡中,遠處樹林裏傳來鳥兒的啼叫聲。我內心深藏的情感隨着春天的到來而漸漸甦醒,直到日暮時分,落花深深地覆蓋了大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士在春日裏的悠閒生活和深沉情感。詩中「巾杖散高躅」一句,既表現了隱士的裝束,也暗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鉤輈啼遠林」則通過鳥鳴聲增添了詩中的自然氣息和寧靜感。後兩句「幽懷春冉冉,日暮落花深」則巧妙地將隱士的內心情感與自然景色融爲一體,表達了隨着春天的到來,隱士的情感也漸漸甦醒,而日暮時分的落花則加深了這種情感的深沉和哀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隱士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