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汊口十詠旗山

聞道東林竹,當年有鳳鳴。 溼雲吹不散,涼月亂還明。 疏見晚山色,遙連茅舍清。 豈無逸士駕,載酒寄高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汊口(chà kǒu):江河中的支流口。
  • 旗山:地名,位於今安徽省休寧縣。
  • 逸士(yì shì):指志向高遠、不拘泥於世俗的人。
  • 高情:高尚的情操。

翻譯

聽說東林竹林中,曾經有鳳凰鳴叫。 潮溼的雲霧吹不散,涼爽的月光依然明亮。 稀疏地看到晚山的顏色,遠遠地連着茅舍清晰可見。 難道沒有志向高遠的人來駕馭,載着酒寄託高尚的情懷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旗山的美景,通過描寫竹林、雲霧、月光、山色等元素,展現出一種寧靜、清新的意境。詩人以鳳凰鳴叫、高尚的情操來點綴詩篇,表達了對高遠志向和美好情感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界的獨特感悟。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