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竹

種竹荒岡手記曾,滿林蒼翠盡騰凌。 遙連野水青無間,斜壓秋雲冷不勝。 慣覓漁竿防稚子,秪分拄杖與山僧。 黃陵歌罷無人和,明月闌干只自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種竹:在這裡指種植竹子。
  • 孫一元:明代詩人孫一元(生卒年未詳)。
  • 騰淩(téng líng):竪立,直立。
  • 遙連:遠遠相連。
  • 斜壓:斜斜地壓在。
  • :勝過,超過。
  • 慣覔:習慣尋找。
  • 拄杖(zhǔ zhàng):靠著柺杖行走。
  • 黃陵:地名,古代黃帝陵所在地。
  • 闌乾(lán gān):門檻。

繙譯

種植竹子的經歷曾經記錄在荒涼的山岡上,滿眼的竹林蒼翠,直立得像是要沖上雲霄。遠遠地與野水相連,青翠無邊無際,斜斜地壓在鞦天的寒雲之上,冷得讓人難以承受。習慣尋找漁竿來防備小孩,衹分給山僧一根柺杖。黃陵的歌聲已經結束,再也沒有人與我共鳴,衹有明月獨自懸掛在門檻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荒涼山岡種植竹子的情景,通過對竹林、野水、鞦雲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清幽、深邃的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思考。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值得細細品味。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