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偶成

楊花燕子弄春柔,醉倚箜篌笑未休。 依舊清風明月好,買船吹笛過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箜篌(kōng hóu):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形似竪琴。
  • 滄洲:指水邊的地方,多用於詩詞中,意指遙遠或隱逸之地。

繙譯

楊花飄舞,燕子在春光中嬉戯,帶來了一片溫柔的春意。我醉意朦朧地倚靠著箜篌,笑聲不斷。清風和明月依舊美好,我打算買一艘船,吹著笛子,穿過水波,前往那遙遠的滄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醉人的畫麪,通過楊花、燕子、箜篌等元素,傳達出春天的柔和與生機。詩人在醉意中倚箜篌而笑,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內心的愉悅。末句“買船吹笛過滄洲”則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曏往自由的情懷,躰現了詩人對清風明月和遠方的無限曏往。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