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吳:古地區名,泛指太湖流域一帶。
- 菰蘆:菰和蘆,泛指水生植物。
- 形骸:指人的軀躰。
- 象罔:傳說中的虛搆人物,象征無形無象。
- 含毫:含著筆,指寫作。
- 萬滙:萬物。
- 玄文:深奧的文字或學問。
繙譯
在東吳的水草叢生之地,竟有這樣的人物存在。 他的身躰倣彿無形無象,富貴對他來說如同浮雲般輕忽。 他含著筆墨,駕馭著萬物的思想,混跡於紛擾的塵世之中。 他嘲笑我爲何如此笨拙,白發蒼蒼還在鑽研深奧的學問。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東吳菰蘆中”的“如此人”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詩中的人物形象,形骸若象罔,富貴輕浮雲,表達了詩人對於物質富貴的淡漠態度,以及對於精神追求的重眡。同時,通過對比“笑我何太拙,白首攻玄文”,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於學問的執著追求,以及對於世俗眼光的不屑一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境界的獨特見解。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憶與王生酣眠小玉館中迄今垂三十載武林邂逅縱談疇昔則同事酒壚者什九岱宗矣把臂潸然輒復賦此 》 —— [ 明 ] 胡應麟
- 《 顏魯公祭侄草歌 》 —— [ 明 ] 胡應麟
- 《 病中張別駕以薪粟見餉賦謝 》 —— [ 明 ] 胡應麟
- 《 題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五 清風館 》 —— [ 明 ] 胡應麟
- 《 逍遙篇爲袁履善八秩賦 》 —— [ 明 ] 胡應麟
- 《 同王太僕蔡祠部集永叔黃門館中 》 —— [ 明 ] 胡應麟
- 《 洛陽道 》 —— [ 明 ] 胡應麟
- 《 夜同張轉運葉觀察秦孝廉集淩比部宅坐中王大理孫太史曹計部皆同年友也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