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漢武帝玄都壇

· 胡侍
曲磴回溪數百重,漢皇行幸有遺蹤。 海西不復來三鳥,巖畔虛傳駐六龍。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雲常護石壇鬆。 便應別著登山屐,策杖高尋玉檢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漢武帝:漢朝第七位皇帝,名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在位。
  • 玄都壇:古代祭祀神明的地方。
  • 曲磴(qū dèng):彎曲的臺階。
  • 遺蹤:遺留下來的痕跡。
  • 海西:指西海,傳說中的海域。
  • 三鳥: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巖畔:岩石旁邊。
  • 虛傳:傳說。
  • 六龍:傳說中的神龍,象徵權勢。
  • 碧露:清晨的露水。
  • 金洞草:一種草藥。
  • 紫雲:紫色的雲彩,象徵祥瑞。
  • 石壇鬆:生長在石壇上的松樹。
  • 登山屐(jī):登山用的鞋子。
  • 策杖:手持柺杖。
  • 玉檢封:指玉製的封印。

翻譯

登上漢武帝在玄都壇上的臺階,彎彎曲曲回溪數百層,漢武帝曾經行幸此地,留下了一些痕跡。傳說中的三隻神鳥再也不會來到這裏,而傳說中的六隻神龍卻似乎在岩石旁駐足停留。清晨的露水在滋潤着金洞草,紫色的雲彩常常環繞着石壇上的松樹。如果你要前往這裏,最好穿上登山鞋,手持柺杖,高高地尋找玉製的封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登上漢武帝玄都壇的壯麗景象,通過描寫臺階、神鳥、神龍、露水、雲彩等元素,展現了古代神話傳說般的場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神祕的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優美的氛圍,讓人彷彿置身於古代神話傳說之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神祕的魅力。

胡侍

明陝西咸寧人,字奉之,號濛溪。正德十二年進士。歷官鴻臚少卿。嘉靖初,以劾張璁、桂萼觸帝怒,謫潞州同知。後被斥爲民。有《墅談》、《真珠船》。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