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夜

· 胡侍
露下庭皋秋夜清,星河冉冉動高城。 林烏自避廚煙宿,旅雁孤隨海月鳴。 塞上風雲還澒洞,客中鐘鼓最分明。 金支翠節歸何晚,璧水瑤山擁漢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庭皋(tíng gāo):庭院和花園。
冉冉(rǎn rǎn):緩緩流動的樣子。
林烏(lín wū):烏鴉。
廚煙(chú yān):廚房裏的煙。
旅雁(lǚ yàn):遷徙的大雁。
澒洞(hòng dòng):深遠幽深的洞穴。
鐘鼓(zhōng gǔ):指寺廟或宮殿裏的鐘和鼓。
金支(jīn zhī):指金色的枝條。
翠節(cuì jié):翠綠的枝葉。
璧水(bì shuǐ):美麗的水。
瑤山(yáo shān):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山。

翻譯

城市的夜晚,露水下的庭院和花園在秋夜裏清澈明亮,星空下的高城在微微流動。樹林中的烏鴉自己躲避着廚房裏的煙火而宿息,遷徙的大雁孤獨地隨着海上的月光鳴叫。邊塞上的風雲依然洶涌,客人們在寺廟裏的鐘聲和鼓聲中分明感受到時光的流逝。金色的枝條和翠綠的枝葉何時才能迴歸?美麗的水和神仙居住的瑤山環繞着漢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又神祕的夜晚場景,通過城市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文的獨特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星河冉冉、林烏自避廚煙、旅雁孤隨海月鳴等,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深刻感悟。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靜謐和深沉的感受,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和敬畏之情。

胡侍

明陝西咸寧人,字奉之,號濛溪。正德十二年進士。歷官鴻臚少卿。嘉靖初,以劾張璁、桂萼觸帝怒,謫潞州同知。後被斥爲民。有《墅談》、《真珠船》。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