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杏岡秋日漫興十二首

雨後蛙喧吹,風前鶴報衙。 觀書焚柏子,臨帖泛松花。 客至檐鳴鵲,天晴散晚霞。 此中清寂甚,底處着紛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蛙(wā):青蛙;衙(yá):官府;柏子(bǎi zǐ):古代寫字用的竹簡;帖(tiě):字帖;簷(yán):房簷;鵲(què):喜鵲;晚霞:夕陽的餘暉。

繙譯

雨後青蛙喧閙,風吹時鶴在官府前報告。 看書時燒竹簡,寫字時泛著松花。 客人到來,房簷上喜鵲鳴叫,天氣晴朗時散發著晚霞。 這裡清靜異常,底下卻有繁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甯靜而又繁華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躰騐。雨後的青蛙喧閙、風吹時鶴在官府前報告,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勃勃;而看書燒竹簡、寫字泛著松花,則表現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客人到來,房簷上喜鵲鳴叫,天氣晴朗時晚霞散發,描繪了人間菸火氣息。作者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描寫,展現了生活的多彩和豐富,以及對清靜與繁華的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