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滹沱河

· 胡儼
曉渡滹沱覺有霜,白沙官道草茫茫。 秋深不見河冰合,猶聽行人說漢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胡儼:明代官員、學者。
  • **曉渡:**清晨渡河。
  • ****滹沱(hū tuó):河北平原中南部的一條重要河流。
  • **白沙官道:**鋪滿白沙的寬闊大道,官道一般指官方修築的道路,供車馬行人通行。
  • **草茫茫:**形容荒草叢生、一片迷茫的景象。
  • **河冰合:**河道里的水結成冰。
  • **漢光:**指漢光武帝劉秀 ,他在河北一帶徵戰,成就帝業,這裏的「說漢光」是人們在傳頌劉秀的事蹟。

翻譯

清晨我渡過滹沱河,感覺已有寒霜,白沙鋪就的寬闊大道旁,荒草叢生一片迷茫。深秋時節已至,卻不見河中結冰,耳邊還能聽到過往行人傳頌着漢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曉渡滹沱覺有霜」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點明時間是清晨,同時「霜」也增添了幾分悽清之感。「白沙官道草茫茫」描繪出道路的景象,白沙與茫茫荒草相互映襯,給人一種空曠、寂寥的感受,暗示時光的流逝與歷史的滄桑。「秋深不見河冰合」承接上文的景色描寫,進一步點明秋季時令,河未結冰,讓讀者感受到一絲不同於尋常秋季的異樣。而最後一句「猶聽行人說漢光」筆鋒一轉,由眼前的自然景色轉入到歷史故事,當年漢光武帝劉秀在此留下諸多事蹟,時間雖已過去很久,但百姓仍口口相傳,這既讓詩歌有了濃厚的歷史底蘊,也凸顯出面對歷史變遷,自然與人事的不同狀態。整首詩情景交融,於平淡的詞句間蘊含着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

胡儼

胡儼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號頤庵。於天文、地理、律歷、醫卜無不究覽,兼工書畫。洪武二十年以舉人官華亭教諭。永樂初薦入翰林,任檢討。累官北京國子監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總裁官。仁宗時進太子賓客兼祭酒。有《頤庵文選》。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