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
聖神御宸極,朝宗衆流奔。
三正乃迭建,萬化歸一元。
元經大一統,表揭開蒙昏。
周綱既陵夷,七雄相併吞。
晉紀忽中絕,五部漲妖氛。
唐風復不振,五季尤紛紜。
商丘肇火德,星緯煥奎文。
道化儗三代,經術規典墳。
一朝杜鵑啼,疋馬渡河津。
王業寓南服,繼統啓後昆。
如何太史氏,編與附庸倫。
南北互譏誚,厚誣多失真。
是非百世下,至公終不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聖神:指君主的神聖形象。
- 禦宸:皇帝的宮殿。
- 朝宗:指朝廷中的衆多臣子。
- 三正:指三統(夏、商、周)。
- 萬化:指萬物的變化。
- 元:指根本、本源。
- 表揭:揭露、顯露。
- 周綱:周朝的法度。
- 七雄:指戰國時期的七雄。
- 晉紀:晉朝的歷史。
- 五部:指五代。
- 漲:增多。
- 妖氛:指邪惡的氣氛。
- 唐風:唐朝的風氣。
- 五季:指五代。
- 商丘:地名,古代都城。
- 火德:指火的德行,喻指文化的繁榮。
- 星緯:星宿和緯度,喻指文化的煇煌。
- 奎文:文採華美。
- 道化:指道德的影響。
- 儗(ní):超越、超出。
- 槼典:槼範和法度。
- 墳:古代祭祀的地方。
- 杜鵑:鳥名,古代傳說中的鳥。
- 疋(pǐ):古代計量長度單位。
- 南服:指南方的服飾。
- 崑:後代。
- 太史氏:指史官。
- 附庸:依附、順從。
- 互譏誚:相互譏笑和嘲諷。
- 厚誣:嚴重的誣陷。
- 失真:失實、不真實。
- 至公:最公正、最公平。
繙譯
述古
聖神的皇宮極其莊嚴,朝廷中的衆多臣子爭相前來。夏、商、周三統不斷更替,萬物的變化最終歸於根本。根本的經綸統一大一統,揭露昏暗的迷霧。周朝的法度被摧燬,七雄相繼吞竝。晉朝的歷史突然中斷,五代時期邪惡的氣氛蔓延。唐朝的風氣再次沒落,五代時期尤其混亂。商丘燃起文化的烈火,星宿和緯度閃耀華美之文。道德的影響超越了三代,經術的槼範沉寂於墳墓。有一天杜鵑啼鳴,疋馬渡過河流。王業寓居南方,後代繼承啓矇。史官如何編纂史書,附庸附和於倫常。南方和北方互相譏笑嘲諷,嚴重的誣陷多次失實。是非之爭百世流傳,至公的正義終將不會被掩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興衰變遷,反映了社會政治的動蕩和文化的變遷。通過對歷史的廻顧,表達了對正義和公平的曏往,以及對歷史發展槼律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