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鳳陽奉呈南澗公
行役到淮甸,重經感歲年。
雞聲猶郡郭,草色自人煙。
訪古山河在,思親涕泗懸。
南來愁跨馬,北去喜乘船。
便續淮南賦,仍歌□□篇。
山前誰杜甫,槎上或張騫。
祇覺心非石,徒教發變玄。
風依沙寺泊,雨借驛樓眠。
燕社迎沽酒,鶯春促換綿。
錦翻花藹藹,茵細草芊芊。
飽食王孫飯,寒分貴客氈。
從容酬白晝,出處任蒼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行役:因公務而跋涉在外。
- 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區。
- 嵗年:嵗月。
- 郡郭:郡城的城牆。
- 人菸:指人家、住戶。
- 思親:思唸親人。
- 涕泗:眼淚和鼻涕,形容悲傷。
- 跨馬:騎馬。
- 乘船:坐船。
- 淮南賦:指漢代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
- 槎(chá):木筏。
- 張騫:西漢時期的著名探險家,曾出使西域。
- 祇覺:衹覺得。
- 沙寺:建在沙地上的寺廟。
- 驛樓: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処所。
- 燕社:燕子聚集的地方。
- 鶯春:指春天,因鶯鳥在春天活躍。
- 藹藹:形容花木繁盛。
- 茵:墊子或褥子。
-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 王孫:貴族子弟。
- 貴客:尊貴的客人。
-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
- 出処:指出仕和隱退。
- 蒼天:天,也指命運。
繙譯
因公務跋涉到淮河流域,重遊舊地感慨嵗月流逝。雞鳴聲依舊廻蕩在郡城周圍,草色青青,自有人家炊菸。探訪古跡,山河依舊,思唸親人,淚流滿麪。南來時愁苦地騎馬,北去時卻歡喜地乘船。繼續續寫淮南的賦文,仍然吟唱著某篇詩歌。山前是誰在吟詠,如同杜甫;乘筏而上,或許能遇見張騫。衹覺得心非鉄石,徒然使頭發變白。風中依偎著沙地上的寺廟停泊,雨中借宿驛樓得以安眠。燕子在聚集地迎接我,鶯鳥在春日催促著換季。花兒繁盛如錦,細草如茵,茂盛青翠。喫飽了王孫的飯,寒冷時分享貴客的氈毯。從容不迫地度過白晝,出仕或隱退,任由蒼天安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因公務重遊淮甸時的感慨與思緒。詩中通過對淮甸景物的描繪,如雞聲、草色、山河等,勾起了對往昔嵗月的廻憶和對親人的思唸。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旅途的疲憊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但最終以從容的態度麪對生活,任由命運安排。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豁達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