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抵宿遷

長河得天風,掛席夜參半。 篙師喜利涉,臥客生驚歎。 空明溯流光,滉漾入雲漢。 心同雙擄爭,思逐羣波亂。 春熱減衣衾,川鳴起鵝雁。 已從桃源辭,方謀宿遷飯。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長河:指長江,中國第一大河,流經多個省市。 掛蓆:古代一種用來遮蔽陽光的蓆子。 篙師:指撐船的人。 滉漾:形容水麪波光粼粼的樣子。 雲漢:傳說中天上的河流,即銀河。 擄爭:爭奪,爭鬭。 群波:指江河中的波浪。 桃源:傳說中的一個仙境,意指離開了美好的地方。 宿遷:古代地名,今江囌省宿遷市。

繙譯

二月十五日到達宿遷

長江受到天風的吹拂,夜晚掛著蓆子,半夜裡船夫高興地撐船,旅客躺著卻驚歎不已。明亮的月光倒映在流水中,波光粼粼,如入雲漢般美麗。心情與美景相爭,思緒隨著波濤起伏。春天的熱浪讓人減少衣被,河川中傳來鵞和雁的叫聲。已經告別了桃源般的美好,現在正計劃在宿遷喫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二月十五日觝達宿遷的情景,通過描寫長江夜晚的美景和船上人們的喜悅與驚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對旅途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悟,展現出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期待。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