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韻以成

淮北淮南兩地情,藕花菱子月三更。 心同老鶴無多睡,聽得東軒剪燭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淮北(huái běi):指淮河以北地區;淮南(huái nán):指淮河以南地區;藕花(ǒu huā):指蓮藕的花;菱子(líng zi):指菱角;三更(sān gēng):古代夜裡的第三個時辰,即晚上11點至淩晨1點;老鶴:比喻年老的人;東軒(dōng xuān):東邊的小閣子;剪燭(jiǎn zhú):剪滅蠟燭的聲音。

繙譯

淮河以北,淮河以南,兩地的情意,如同蓮藕花和菱角,在月色明亮的夜晚裡顯得更加清晰。心情與年老的鶴相似,不易入眠,聽到東邊小閣子裡剪滅蠟燭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夜晚思唸遠方的人,用淮北淮南兩地的景物來表達情感。藕花和菱子代表著兩地的情感糾葛,月色下的景象更加淒美。老鶴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不安,聽到剪燭聲更增添了一種寂寞的氛圍。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遠方親人的思唸之情。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