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君德明爲本,而難在幼年。 日星照讒佞,金石任忠賢。 阜俗休前政,生民喜息肩。 聖聞昭達諡,千載映遺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讒佞 (chán nìng):指說壞話和用花言巧語巴結人的人。
  • 金石:比喻堅固、堅貞。
  • 阜俗:指使風俗淳樸。
  • 息肩:指卸去負擔,使肩頭得到休息,比喻解除責任或免除勞役。
  • 達諡 (dá shì):指給予的諡號,是對一個人一生行爲的總結和評價。

翻譯

君主的德行以明理爲根本,而最難的是在幼年時期就確立。 太陽和星星照耀着那些說壞話和用花言巧語巴結人的人,而堅貞的忠賢則任由金石般的堅定。 使風俗變得淳樸,超越了前代的政治,人民高興地卸去了肩上的重擔。 聖明的名聲昭示着達諡,千百年來在遺留的文獻中閃耀。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唐堯帝的德行和政治成就。詩中,「君德明爲本」一句,直接點明瞭君主德行的核心是明理。而「而難在幼年」則強調了從小培養德行的重要性。後文通過「日星照讒佞,金石任忠賢」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忠奸分明、邪不壓正的政治局面。最後,「聖聞昭達諡,千載映遺編」則表達了唐堯帝的聖明和其政治遺產的深遠影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唐堯帝的偉大和其時代的繁榮。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