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朔地寒偏極,河源凍欲枯。 遙天圍迥野,落日滯長途。 戍古昏雅集,村荒旅店孤。 中年蕭索意,覽眺不能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shuò):指北方
  • 偏極:極耑的寒冷
  • 圍迥(wéi jiǒng):環繞
  • 落日滯長途:夕陽停滯在遠方
  • 戍古:古代邊防軍事設施
  • 昏雅:古代的宴會
  • 蕭索(xiāo suǒ):冷清

繙譯

朔地寒冷到了極點,河水源頭都要結冰枯竭了。遠処的天空圍繞著廣袤的原野,夕陽倣彿停滯在遙遠的路途上。古代的邊防戍所裡,昏暗中擧行著古老的宴會,村莊荒涼,旅店孤寂。中年的人心情蕭索,覜望遠方卻又無法擺脫這種感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淒涼的鼕日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孤寂和蕭索的氛圍。詩人通過對北方嚴寒、荒涼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中年人對生活的無奈和迷茫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