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太僕脩醉翁亭成招遊有賦二首

· 尹臺
醉翁亭倚碧山幽,麗搆新成此共遊。 一代文章傳述作,千秋祠館寄風流。 水寒石窟魚能聚,客散林㘭鳥未休。 欲訪琅琊更深處,野風吹暝下前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麗搆(gòu):美麗的建築。
  • 述作:指文學作品。
  • 祠館:供奉先賢的廟宇或紀念館。
  • 風流:指先賢的遺風和事蹟。
  • 石窟:岩石間的空洞。
  • (ào):山間的平地。
  • 琅琊:山名,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境內。
  • (míng):黃昏,天色漸暗。

翻譯

醉翁亭依傍着碧綠幽深的山巒,新建的美麗建築邀請我們共同遊覽。一代人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千秋的祠館寄託着先賢的風流事蹟。水邊寒冷的石窟裏魚兒聚集,客人散去後林間的平地上鳥兒還未停止鳴叫。想要探訪琅琊山更深處,野風在黃昏時分吹拂着前方的山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醉翁亭及其周邊的自然景色,通過「碧山」、「水寒石窟」、「林㘭鳥未休」等意象,展現了幽靜而生機勃勃的山林風光。詩中「一代文章傳述作,千秋祠館寄風流」表達了對先賢文學成就和風流事蹟的敬仰。結尾「欲訪琅琊更深處,野風吹暝下前丘」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深處的嚮往和對黃昏時分的感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文化的雙重讚美。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