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

美盡東南第一峯,神工削出玉芙蓉。 天門閣道金銀晃,王母瑤臺紫翠封。 雷雨千巖聲自起,龍蛇萬壑勢相從。 探奇忽動憑虛想,安得仙人九節筇。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即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是中國五嶽之首。
  • 神工:指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 玉芙蓉:比喻山峯如玉雕的芙蓉花,形容山峯的秀美。
  • 天門閣道:指泰山的南天門及其上的石階路。
  • 金銀晃:形容天門閣道在陽光下閃耀着金銀般的光芒。
  • 王母瑤臺:傳說中王母娘娘的居所,此處比喻泰山的山頂。
  • 紫翠封:形容山頂雲霧繚繞,如同紫色的翠玉被封存。
  • 雷雨千巖:形容山中雷雨時,千巖萬壑迴響着雷聲。
  • 龍蛇萬壑:比喻山中的溪流曲折如龍蛇。
  • 憑虛想:空想,幻想。
  • 九節筇:傳說中仙人使用的九節竹杖,能助人登仙。

翻譯

東南最美的第一峯,是神工鬼斧削出的玉芙蓉。 天門閣道在陽光下閃耀着金銀般的光芒,王母娘娘的瑤臺被紫翠色的雲霧所封存。 雷雨中千巖萬壑迴響着聲音,龍蛇般的溪流在萬壑中蜿蜒相隨。 探尋奇景時忽然激起了空想的念頭,多麼希望能得到仙人的九節竹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泰山的壯麗景色,通過比喻和誇張手法,將泰山的自然美景與神話傳說相結合,展現了泰山的神祕與壯美。詩中「玉芙蓉」、「金銀晃」、「紫翠封」等詞藻華美,形象生動,表達了對泰山的無限讚美和嚮往之情。末句「安得仙人九節筇」更是寄託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登仙成神的嚮往。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