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冬月連營兄弟二葬撫今追昔潸然有感聊賦四首

無限傷心地,連朝薤露吟。 仁兄歸永夜,愛弟託荒岑。 華萼俱凋落,鬆楸漸鬱森。 寸腸摧斷久,猶自涕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壬辰: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躰對應公歷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背景確定。
  • 薤露:薤(xiè),一種植物,薤露指薤葉上的露水,常用來比喻生命的短暫和脆弱。
  • 永夜:長夜,比喻死亡。
  • 荒岑:荒涼的山嶺。
  • 華萼:花萼,這裡比喻兄弟。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墓地。
  • 鬱森:形容樹木茂密,這裡指墓地樹木茂盛。

繙譯

在這充滿無盡傷感的地方,接連兩天吟唱著哀悼的詩篇。 親愛的兄長已歸於永恒的黑夜,而我這深愛的弟弟衹能將你安葬在這荒涼的山嶺。 我們兄弟如同凋零的花萼,墓地的松樹和楸樹漸漸茂密起來。 我心中的痛苦已經摧殘了很久,但仍然止不住淚水沾溼了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已故兄弟的深切哀悼和無盡的思唸。詩中,“薤露”、“永夜”、“荒岑”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淒涼,而“華萼俱凋落”則形象地比喻了兄弟的離世。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極度悲痛和對兄弟的深切懷唸。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動容。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