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遊扈泉六韻
奇峯涵秀景,絕境斸靈泉。
遠脈遙通海,平流半倚天。
歘驚銀漢落,隱似白虹懸。
噴雪圖青壁,飛珠散紫煙。
風恬聲未歇,月出影相連。
對酒沾瓊液,分波灑玉田。
濯纓同調在,流水共潺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扈泉:地名,具體位置不詳,應爲一處風景秀麗之地。
- 斸(zhú):挖掘。
- 歘(xū):忽然。
- 濯纓:洗滌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聲。
翻譯
奇峯之中蘊含着秀美的景色,絕境之處挖掘出了靈動的泉水。 這遠方的水脈似乎通向大海,平靜的流水彷彿倚靠着半邊天。 忽然間,驚歎於銀河般的瀑布落下,隱約間,白虹般的景象懸掛。 噴涌的泉水如雪般潔白,圖畫般地鑲嵌在青翠的巖壁上,飛濺的水珠散發出紫色的煙霧。 風靜了,水聲依舊不息,月亮升起,與水影相連。 對着美酒,彷彿沾染了瓊漿玉液,分開水波,灑向玉田。 洗滌帽帶,與同道中人調笑,流水與我們共同潺潺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遊扈泉的景象,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與神祕。詩中「奇峯」、「靈泉」、「銀漢落」、「白虹懸」等詞語,構建了一幅超凡脫俗的山水畫卷。後句中的「濯纓同調在,流水共潺湲」則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于慎行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捕捉和深刻感悟。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朱可大邀同馮太史飲摩訶庵南園步至釣魚臺夜眺還宿法藏精舍次日觀慈壽浮圖紀遊四首南園 》 —— [ 明 ] 于慎行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南皮湯明經入遊太學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同朱令君泛舟西汀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朱可大兵部典試廣東 》 —— [ 明 ] 于慎行
- 《 田父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寄侯少泉參戎黔中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壽京山李太封君八十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