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口

朝發濛?江,夕至曹溪口。 雨歇石陂平,風微還擊牖。 隔樹鵓鳩啼,沙際鸕鶿偶。 行行四野寂,明月即朋友。 倚岸託清吟,一吟一回首。 天地何勞勞,羣動總吹垢。 儒者復爾忙,褒譏漫相守。 豁然證無生,高叫破空有。 南來不盡情,濯濯溪邊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濛?江:古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石陂:石頭堆積的岸邊。
  • 擊牖:敲打窗戶,這裏指風吹動窗戶。
  • 鵓鳩:一種鳥,即斑鳩。
  • 鸕鶿:一種水鳥,善於潛水捕魚。
  • 四野寂:四周非常安靜。
  • 吹垢:吹去塵埃,比喻消除煩惱。
  • 褒譏:讚揚和批評。
  • 證無生:佛教用語,指證悟無生無滅的境界。
  • 破空有:打破虛空,認識到萬物的真實存在。
  • 濯濯:形容水清澈。

翻譯

早晨從濛?江出發,傍晚到達曹溪口。雨停後,石岸邊的水面平靜,微風輕輕吹動窗戶。隔着樹林聽到斑鳩的啼叫,沙地上偶爾有鸕鶿出現。四周一片寂靜,只有明月作伴。我靠在岸邊,清吟詩句,每吟一句就回頭望望。天地間萬物忙碌,而我只想吹去塵埃,消除煩惱。儒家學者們忙碌於讚揚和批評,而我只想證悟無生無滅的境界,高聲呼喊,打破虛空,認識到萬物的真實存在。南來此地,情感未盡,清澈的溪水邊,柳樹依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濛?江到曹溪口的旅途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明月即朋友」一句,展現了詩人孤獨中的自得其樂。後文通過對儒家學者的批評,表達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和內心寧靜的理想。最後,以溪邊柳樹的清新景象,寄託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留戀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尹明翼

尹明翼,字美鄰。東莞人。明熹宗天啓五年(一六二五)進士,官河南知府。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四有傳。 ► 15篇诗文

尹明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