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月

· 于謙
憑闌笑語問姮娥,時缺時圓意若何。 底事生成蟾皎潔,誰人種得桂婆娑。 霓裳舊曲曾傳否,玉兔靈丹肯與麼。 不信冰輪高几許,清光能得遍山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姮娥(héng é):即嫦娥,神話中的月宮仙女。
  • (chán):指蟾蜍,古代傳說中月宮的動物,常用來代指月亮。
  • 桂婆娑:指月宮中的桂樹,婆娑形容樹影搖曳的樣子。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古代傳說中仙女的舞蹈。
  • 玉兔:月宮中的動物,傳說中負責擣葯。
  • 冰輪:比喻月亮。

繙譯

倚著欄杆笑著問嫦娥,你時而缺時而圓,這是什麽意思呢? 你爲何生得如此皎潔,是誰種下了那婆娑的桂樹? 古老的霓裳羽衣曲是否還有人傳唱,玉兔的霛丹你願意給我嗎? 我不相信那冰輪般的月亮有多高,但它的清光卻能照遍山河。

賞析

這首作品以問月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月宮神話的好奇與曏往。詩中通過提問嫦娥、蟾蜍、桂樹、霓裳曲和玉兔等元素,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月宮神秘色彩的迷戀。最後兩句則轉爲對月亮清煇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對宇宙奧秘的思索。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