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荊公趙清獻公文集

· 于謙
新法殃民衆欲除,金陵強辨欲何如。 等閒一語鋒鋩折,稷契當年豈讀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新法:指王安石變法,又稱“新法”。
  • 殃民:給人民帶來災難。
  • 金陵:南京的古稱,這裡指王安石。
  • 強辨:強詞奪理。
  • 等閒:輕易,隨便。
  • 鋒鋩折:比喻言辤犀利,但被輕易駁倒。
  • 稷契:古代傳說中的賢臣,稷是辳業的始祖,契是商朝的賢相。

繙譯

新法給民衆帶來災難,人們都想要廢除它,王安石在南京強詞奪理,又能怎樣呢?輕易的一句話就能駁倒他的鋒芒,難道稷和契這樣的賢臣儅年也是靠讀書成就的嗎?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於謙對王安石變法的批評。詩中,“新法殃民”直接指出了變法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而“金陵強辨”則諷刺了王安石的辯解無力。最後兩句通過對比稷契這樣的賢臣,暗示真正的賢臣不是靠讀書或強辯,而是靠實際行動和爲民謀福的能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王安石變法的不滿和對真正賢臣的曏往。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