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即景

· 于謙
獵獵西風捲客衣,茫茫衰草澹斜暉。 山橫暮靄牛羊下,樹帶寒煙鳥雀歸。 幾杵疏鐘鳴梵宇,一村鐙火掩柴扉。 林梢喜見初生月,照我驂騑下翠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獵獵:形容風聲或風吹動旗幟的聲音。
  • 西風:指秋天的風。
  • :同「卷」,吹動。
  • 客衣:旅人的衣服。
  • 茫茫:廣闊無邊的樣子。
  • 衰草:枯萎的草。
  • :淡薄,不濃烈。
  • 斜暉:斜陽的光輝。
  • 暮靄:傍晚的雲霧。
  • 牛羊下:牛羊下山,指傍晚時分。
  • 寒煙:寒冷的霧氣。
  • 鳥雀歸:鳥兒歸巢。
  • :搗衣或搗物的棒槌。
  • 疏鍾:稀疏的鐘聲。
  • 梵宇:佛寺。
  • 鐙火:燈火。
  • 柴扉: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
  • 林梢:樹梢。
  • 初生月:新月,剛升起的月亮。
  • 驂騑: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這裏泛指馬匹。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翻譯

秋風獵獵,吹動着旅人的衣裳,無邊的枯草在斜陽的餘暉中顯得更加淡薄。山間傍晚的雲霧中,牛羊緩緩下山,寒煙籠罩的樹上,鳥兒紛紛歸巢。幾聲稀疏的鐘聲從佛寺中傳來,一村燈火掩映在柴門之後。站在林梢,喜見初升的月亮,它照亮了我的馬匹,引領我走下青翠的山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傍晚的景色,通過「獵獵西風」、「茫茫衰草」、「斜暉」等意象,傳達出秋天的蕭瑟與悽美。詩中「牛羊下」、「鳥雀歸」生動地描繪了鄉村傍晚的寧靜與和諧。結尾的「初生月」和「驂騑下翠微」則帶有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于謙詩歌的獨特魅力。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