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峯

· 于謙
浮雲散盡雨初晴,天際羣峯削不成。 萬朵芙蓉相掩映,九華仙掌自分明。 幽崖樹色經霜古,絕頂松濤入夜驚。 日暮南樓增爽氣,可能相對豁吟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削不成:形容山峯陡峭,彷彿人工削成,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 芙蓉:指山峯,因其形狀似芙蓉花。
  • 九華仙掌:指山峯的奇特形狀,如同仙人的手掌。
  • 經霜古:經歷了霜凍,顯得古老。
  • 松濤:松樹在風中發出的聲音,如同波濤。
  • 豁吟情:開闊的視野和清新的空氣使人心情舒暢,激發詩情。

翻譯

雨過天晴,浮雲散盡,天邊的羣峯陡峭得彷彿人工削成,卻非人力所能及。萬座山峯相互掩映,如同盛開的芙蓉花,九華山峯的奇特形狀,就像仙人的手掌一樣清晰可見。幽深的山崖上,樹色因經霜而顯得古老,絕頂上的松樹在夜風中發出濤聲,令人心驚。日暮時分,南樓上空氣清新,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可以相對而坐,心情舒暢,激發詩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雨後天晴的山景,通過「浮雲散盡」、「羣峯削不成」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神祕。詩中「芙蓉」、「九華仙掌」等比喻生動形象,增強了山峯的立體感和神祕感。後兩句通過「經霜古」、「松濤入夜驚」等描寫,傳達了山中的靜謐與深遠。結尾的「日暮南樓增爽氣,可能相對豁吟情」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由此激發的創作慾望。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