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晨:清晨,蕭瑟的早晨。
- 法苑:指佛教寺廟。
- 迥眺:遠望。
- 寒聲:指鐘聲,因鐘聲在寒氣中傳播,故稱寒聲。
- 陶令: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令,故稱陶令。
- 惠休:指南朝宋的僧人惠休,以詩文著稱。
- 風塵:指世俗的紛擾。
- 白社:指隱居的地方,源自東晉時期白社隱士的典故。
翻譯
清晨遊覽佛寺,遠望雲峯之外。 秋天的色彩,伴隨着霜前的雁鳴; 寒涼的鐘聲,在雨後迴盪。 酒意隨着陶淵明的醉意而起, 談論則彷彿惠休僧人的隨和。 何曾想到在這紛擾的塵世之地, 竟然能尋得如白社般的隱逸蹤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于慎行在清晨遊覽天界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蕭晨遊法苑,迥眺出雲峯」開篇即展現了清晨的寧靜與遠山的壯闊,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秋色霜前雁,寒聲雨後鍾」通過對秋色和鐘聲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超然的感覺。後兩句「酒隨陶令醉,談許惠休從」則通過陶淵明和惠休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最後一句「何意風塵地,居然白社蹤」則是對前文的總結,表達了在紛擾的塵世中,依然能找到一片清淨之地的驚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清淨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