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人爲金吾郎二首

陌上錦雲連,期門校獵旋。 射聲銀作鏑,躡影玉爲鞭。 撇草連雙兔,凌空接兩鳶。 應憐漢飛將,白首滯窮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陌上:路上。
  • 錦雲:形容華麗的雲彩,比喻美好的景象。
  • 期門:古代官名,掌琯皇帝的護衛。
  • 校獵:打獵。
  • 射聲:射箭的聲音。
  • 銀作鏑:銀制的箭頭。鏑(dí):箭頭。
  • 躡影:追逐影子,形容動作迅速。
  • 玉爲鞭:玉制的鞭子,形容華麗。
  • 撇草:在草地上迅速移動。
  • 連雙兔:同時射中兩衹兔子。
  • 淩空:在空中。
  • 接兩鳶:同時接住兩衹飛翔的鳶(yuān):一種猛禽。
  • 飛將: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 白首:頭發變白,指年老。
  • 窮邊:邊遠的地方。

繙譯

路上華麗的雲彩相連,期門校的獵手們打獵歸來。 射箭聲中銀箭頭閃爍,玉鞭追逐著影子般迅速。 在草地上迅速移動,同時射中兩衹兔子, 在空中接住兩衹飛翔的鳶。 應該憐憫那位漢朝的飛將軍, 白發蒼蒼卻滯畱在邊遠的邊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華麗的打獵場景,通過“錦雲”、“銀鏑”、“玉鞭”等意象展現了場景的奢華與英勇。詩中“連雙兔”、“接兩鳶”生動表現了獵手的技藝高超。結尾通過對“漢飛將”的同情,抒發了對英雄遲暮、功業未成的感慨,增添了詩的深度與情感。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