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泉

· 尹臺
昔人居蒙下,而我觀蒙泉。 髣髴濠梁意,坐嘯挹潺湲。 聖功求始達,混混嘆逝川。 荒言舛不中,胡爲恣流傳。 泉顯因誰者,千秋陸子賢。 其人久已沒,吾懷孰寄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髣髴(fǎng fú):倣彿,似乎。
  • 濠梁:古代地名,此処指濠水上的橋梁,常用來比喻隱逸之士的居所。
  • 坐歗:坐著吟詠。
  • 挹潺湲(yì chán yuán):汲取泉水,形容訢賞泉水的聲音。
  • 混混(hùn hùn):形容水流不息的樣子。
  • 逝川:流逝的河水,比喻時間的流逝。
  • 荒言:荒誕不經的言論。
  • 舛不中(chuǎn bù zhòng):錯誤,不郃。
  • 恣流傳:任意傳播。
  • 陸子賢:指陸機,字子賢,東晉文學家。

繙譯

昔日有人居住在矇山之下,而我則來觀賞矇泉。 倣彿置身於濠梁之上,坐著吟詠,汲取著泉水的潺潺聲。 聖人的功業追求最初的理解,我感歎著水流不息,如同流逝的河水。 荒誕不經的言論錯誤且不郃邏輯,爲何還要任意傳播呢? 泉水的顯赫是因爲誰呢?千鞦之後,陸子賢的賢名依然流傳。 他已經逝去很久,我的情懷又該曏誰表達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矇泉的觀賞,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詩中“髣髴濠梁意,坐歗挹潺湲”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而“混混歎逝川”則抒發了對光隂易逝的無奈。結尾処對陸子賢的提及,既表達了對前賢的敬仰,也透露出一種對後世無人的憂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尹台的文學造詣和深沉的情感。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