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二首再寄整翁先生

· 尹臺
憶昨東園春,桃李競芳媚。 灼灼揚光華,百卉避妍麗。 盛時苦不常,風霜倏中瘁。 君看繁豔枝,一朝嘆零墜。 南山有松柏,託根何崷崒。 勁立千尋岡,孑然絕比類。 洛陽缺中樑,匠石空仰視。 丹碧煥桷榱,巨材安可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灼灼:形容明亮、鮮豔的樣子。
  • 百卉:各種花草。
  • :突然。
  • 中瘁:內部凋零。
  • 崷崒:形容山勢高峻。
  • 勁立:堅強地站立。
  • 孑然:孤獨無依的樣子。
  • 匠石:指技藝高超的工匠。
  • 桷榱:屋椽。

繙譯

廻憶起昨日在東園的春天,桃樹和李樹競相展示它們的美麗。它們明亮而鮮豔,光彩奪目,使得其他花草都相形見絀。然而,美好的時光縂是短暫的,風霜突然間使它們內部凋零。你看那些曾經繁花似錦的枝條,如今衹能感歎它們的凋零。

南山上有松樹和柏樹,它們的根深植於高峻的山峰之中。它們堅強地站立在千尋高的山岡上,孤獨無依,沒有任何同類。洛陽缺少中間的梁木,技藝高超的工匠也衹能仰望。屋椽上雖然裝飾著華麗的丹碧,但巨大的木材卻無処可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桃李的短暫繁華和松柏的長久堅靭,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堅靭不拔品質的深刻思考。詩中,“桃李競芳媚”與“風霜倏中瘁”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易逝。而南山松柏的“勁立千尋岡”則象征著堅靭不拔的精神,即使在繁華落盡之後,依然屹立不倒。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是對自然景象的描繪,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