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劉敏卿文學

· 尹臺
憶昔詞垣忝近臣,六箴慚未獻丹宸。 敢期釐室移前席,虛擬探環是後身。 老我欣欣依舊業,諸公袞袞抗清塵。 枌榆社裏閒相過,不羨東西南北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詞垣(cí yuán):指文學界的官署或文學界。
  • (tiǎn):謙辭,表示自己有愧於。
  • 六箴(liù zhēn):指六種箴言,即六種勸誡或警示的話。
  • 丹宸(dān chén):指皇帝的宮殿。
  • 釐室(lí shì):指改正錯誤的地方。
  • 前席(qián xí):指前人的位置或成就。
  • 探環(tàn huán):指探索循環往復的道理。
  • 後身(hòu shēn):指未來的自己或後來的成就。
  • 舊業(jiù yè):指舊時的學業或事業。
  • 袞袞(gǔn gǔn):形容衆多、連續不斷。
  • 清塵(qīng chén):指清高的風範或地位。
  • 枌榆社(fén yú shè):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閒相過(xián xiāng guò):指閒暇時相互拜訪。

翻譯

回憶起過去在文學界的官署中,我曾有愧於未能向皇帝獻上六種箴言。 我哪敢期望能改正錯誤,移至前人的位置,這只是我虛擬的探索循環往復的道理,想象未來的自己。 現在我老了,欣然保持着舊時的學業,而衆多傑出的人物正連續不斷地展現清高的風範。 在文人聚集的地方,我們閒暇時相互拜訪,我不羨慕那些四處奔波的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在文學界未能有所貢獻的遺憾,以及對現在保持舊時學業的滿足。詩中,「六箴慚未獻丹宸」一句,體現了詩人對未能爲國家盡忠的愧疚;「老我欣欣依舊業」則展現了詩人對保持舊時學業的自豪。最後兩句「枌榆社裏閒相過,不羨東西南北人」,則表達了詩人對文人生活的滿足和對四處奔波生活的淡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滿足的人生態度。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