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慈壽寺新造浮圖

鳳剎新從佛土標,芙蓉千尺翠岧嶢。 璇題玉甃中天起,法雨曇雲下界飄。 勢挾珠林雄禁苑,影分銀漢掛煙霄。 羣生福果緣慈祐,輦盡黃金此地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刹(fèng chà):指寺廟。
  • 彿土:彿教中的淨土,指彿所居住的清淨世界。
  • 芙蓉:這裡比喻彿塔的形狀,如芙蓉花般美麗。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高,這裡形容塔高聳。
  • 璿題:美玉制成的匾額,這裡指塔上的裝飾。
  • 玉甃(yù zhòu):玉石砌成的井壁,這裡比喻塔身堅固。
  • 法雨:彿教用語,比喻彿法如雨,能滋潤衆生。
  • 曇雲:稀薄的雲,這裡比喻彿法傳播的廣泛。
  • 銀漢:銀河,這裡比喻塔高聳入雲。
  • 菸霄:雲霄,高空。
  • 群生:衆生,指所有生命。
  • 慈祐:慈悲的保祐。
  • (niǎn):古代用人拉的車,這裡指運送。
  • :消耗,這裡指用於建造彿塔的資金。

繙譯

新建的彿塔如同鳳凰般的寺廟,從彿土中嶄新標立, 塔身如芙蓉花般高達千尺,翠綠高聳入雲。 美玉裝飾的塔頂直插雲霄,彿法如雨,曇雲般飄灑下界。 其勢雄偉,足以與皇家園林中的珠林相媲美, 塔影如銀河般懸掛在菸霄之上。 衆生的福報源於慈悲的保祐, 爲了建造這座彿塔,耗盡了無數黃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新建彿塔的雄偉壯觀和神聖莊嚴。通過“鳳刹”、“芙蓉千尺”、“璿題玉甃”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彿塔的高大和華麗。詩中“法雨曇雲”、“銀漢掛菸霄”等表達,不僅描繪了彿塔的巍峨,也寓意了彿法的廣大和深遠。結尾的“群生福果緣慈祐,輦盡黃金此地銷”則強調了彿塔建造的意義,即爲了衆生的福祉和慈悲的保祐,不惜耗費巨資。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彿教文化的尊崇和對彿塔建造的贊美。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