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苑:皇家的園林。
- 黯淡:形容心情沉重或景象不明亮。
- 文園病:指司馬相如因病免官後,在文園(漢文帝的陵園)居住,這裏比喻趙少虛先生因病辭官。
- 慄裏: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淵明曾隱居於此,這裏指隱居之地。
- 熙朝:指盛世。
- 南山隱:指南山隱士,比喻隱居不仕的人。
- 桃源:指桃花源,比喻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避秦:避開亂世,比喻隱居。
翻譯
三月裏,皇家園林中的花兒飄飛,春意盎然,而在這花開的季節,我卻黯然神傷地送別即將歸去的人。他賦詩已成,卻因病辭官,像司馬相如那樣在文園中抱病,而老去之後,寧願選擇像陶淵明那樣在慄裏過着清貧的隱居生活。月亮升起時,離別的宴席上,關外的樹木在晨曦中顯得清晰,而旅途上的梅花因塵土的清新而顯得更加嬌豔。在這樣一個盛世,自然不會有太多的南山隱士,所以不要學那些在桃源中避秦的人,選擇隱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趙少虛先生辭官歸隱的感慨與祝福。詩中通過對春天花飛的描繪,反襯出送別時的黯淡心情。詩人以司馬相如和陶淵明爲喻,讚美了趙少虛先生不慕榮華、甘於清貧的品格。後兩句則通過對離別場景和旅途景色的描寫,寄託了對趙少虛先生旅途平安和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也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社會的深刻認識。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瀛海仙人歌爲任丘劉翁雙壽賦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沈晴峯太史北上二絶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歲暮送汪山人敬仲南還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亭山周師招飲黃石山頂 》 —— [ 明 ] 于慎行
- 《 雪中獨酌 》 —— [ 明 ] 于慎行
- 《 歸山寄賈石葵年丈四首 其四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