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毗盧閣

寶界高懸百尺樓,丹梯半上不能休。 窗臨星斗諸天近,壁繞煙霞五月秋。 迢遞羣山橫大漠,蒼茫一氣辨皇州。 憑闌欲起悲歌色,人代何緣此勝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毗盧閣(pí lú gé):佛教寺廟中的一座建築,通常位於高處,供奉毗盧遮那佛。
  • 寶界:佛教中指佛國淨土。
  • 丹梯:紅色的樓梯,形容樓梯的華麗。
  • 星斗:星星的總稱。
  • 諸天:佛教中指天界,即神佛居住的地方。
  • 煙霞:雲霧和霞光,常用來形容山中的美景。
  • 五月秋:形容五月的天氣涼爽如秋。
  • 迢遞(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大漠:廣闊的沙漠。
  • 蒼茫(cāng máng):遼闊無邊的樣子。
  • 一氣:形容景象的連貫和統一。
  • 皇州:指京城,這裏可能指北京。
  • 憑闌:倚靠欄杆。
  • 人代:人間世代。

翻譯

登上百尺高的寶界樓閣,紅色的樓梯半途已讓人難以繼續。 窗戶對着星斗,彷彿天界近在咫尺,牆壁環繞着煙霞,五月天涼爽如秋。 遙遠的羣山橫亙在大漠之上,蒼茫的氣息中隱約可見皇州的輪廓。 倚靠欄杆,心中涌起悲歌之情,人間世代何以能享受此等勝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夏日登高遠眺的壯闊景象,通過「寶界」、「丹梯」、「星斗」、「煙霞」等意象,展現了樓閣的高遠與神祕。詩中「迢遞羣山橫大漠,蒼茫一氣辨皇州」一句,以宏大的視角描繪了遠處的山川和皇州,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深刻感受。結尾的「憑闌欲起悲歌色,人代何緣此勝遊」則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和時代的感慨,增添了詩歌的哲理意味。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