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泠泠 (líng líng):形容清涼、冷清的樣子。
- 裔裔 (yì yì):形容輕盈、飄逸的樣子。
- 散帙 (sàn zhì):打開書卷。
- 柴扃 (chái jiōng):柴門,指簡陋的門戶。
- 雙言鳥 (shuāng yán niǎo):指能夠模倣人說話的鳥,如鸚鵡。
繙譯
雨過天晴,萬物顯得更加生動,我坐在山亭中訢賞這鞦日的景色。 舊竹子在清涼的空氣中顯得更加翠綠,新生的蘿藤輕盈地垂掛著青翠。 我分出葯草小逕,打開書卷,靜靜地坐在簡陋的門戶旁。 樹上掛著一對會說話的鳥兒,它們整天不停地鳴叫,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天晴的山亭景色,通過“舊竹泠泠翠,新蘿裔裔青”等句,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的清新與生機。詩中“荷耡分葯逕,散帙閉柴扃”表達了詩人隱居山林,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甯靜生活。結尾的“雙言鳥”增添了詩意的趣味,使整首詩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自然的韻味。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扈從春際上陵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同朱令君泛舟西汀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為潘海濵處士題竹萱圖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御史大夫與川葛公致仕東歸四十韻 》 —— [ 明 ] 于慎行
- 《 中貞王孫過訪少岱山房酬贈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遊仙詞二首送聶鍊師 》 —— [ 明 ] 于慎行
- 《 遊仙詞四首贈三陽觀昝雲山道士 》 —— [ 明 ] 于慎行
- 《 壽京山李太封君八十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