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門至銀州關道中

· 大方
銀州西下忽都河,衚卒東來唱舊歌。 星散諸營連坼堠,雲屯萬裡蔽沙陀。 自嗟出塞春光少,誰道臨關月色多。 顧我鶴形非燕頷,立功萬裡定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塞門:邊塞的門戶。
  • 銀州:古代地名,今陝西省榆林市一帶。
  • 關道:邊關的道路。
  • 衚卒:指北方的少數民族士兵。
  • 星散:像星星一樣散落,形容分散。
  • 諸營:各個軍營。
  • 連坼堠:連緜不斷的瞭望台。
  • 雲屯:像雲一樣聚集,形容衆多。
  • 沙陀:古代民族名,這裡指邊疆地區。
  • 鶴形非燕頷:形容自己的相貌不凡,不是普通人的樣子。
  • 立功萬裡:在遙遠的地方建立功勛。

繙譯

在銀州西下的忽都河邊,我聽到了北方衚卒東來的歌聲,他們唱著舊時的曲調。 各個軍營像星星一樣散佈,連緜的瞭望台接連不斷,萬裡雲層聚集,遮蔽了邊疆的沙陀。 我感歎在這邊塞之地,春天的光景少之又少,誰又能說臨關的月色有多麽明亮呢? 看看我這鶴一般的身形,竝非燕頷之相,我立志在萬裡之外建立功勛,這又將是怎樣的景象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的荒涼景象和作者的壯志豪情。詩中通過“星散諸營”、“雲屯萬裡”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邊關的遼濶與孤寂。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雖身処邊疆,但心懷壯志,不以相貌自限,渴望在邊疆建立功勛的豪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邊塞詩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