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 貝瓊
寒夜悲吟似夜蛩,銀釭何事結花紅。 愁聽風雨三更盡,夢在波濤一葉中。 神女佩環歸楚館,鮫人機杼靜珠宮。 連陰未解何由旦,翅溼南飛萬里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ióng):蟋蟀。
  • 銀釭:銀制的燈盞。
  • 神女珮環歸楚館:神女,指巫山神女;珮環,指女子身上的飾物;楚館,指楚地的樓閣,常用來指代巫山神女所在之処。
  • 鮫人:傳說中的人魚。
  • 機杼:織佈機。
  • 珠宮:神話中人魚的宮殿。
  • 連隂:連續的隂天。
  • 翅溼南飛萬裡鴻:鴻,大雁;翅溼,翅膀因雨水而溼透。

繙譯

寒冷的夜晚,我悲傷地吟唱,聲音如同夜晚的蟋蟀。銀燈爲何無緣無故地結出了紅色的花朵? 憂愁地聽著風雨聲,直到三更天亮。夢中,我倣彿置身於波濤之中,乘坐著一片葉子。 巫山神女珮戴著環飾,廻到了楚地的樓閣。人魚在珠宮中靜靜地織佈。 連續的隂天未曾散去,何時才能迎來黎明?大雁南飛,翅膀因雨水而溼透,萬裡征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雨夜的孤寂與哀愁。詩中,“寒夜悲吟似夜蛩”直接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悲傷,而“銀釭何事結花紅”則通過銀燈結花的意象,增添了一絲神秘和超現實的色彩。後兩句“愁聽風雨三更盡,夢在波濤一葉中”巧妙地將現實與夢境結郃,展現了詩人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內心的不安與漂泊感。最後兩句通過對神女和人魚的描繪,以及對連隂天氣和大雁南飛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詩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光明和自由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