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馬臺

· 周忱
百戰徒勞八歲兵,秦民失望霸圖傾。 沐猴不免當時笑,戲馬空傳此日名。 故壘蕭蕭連泗水,寒山簇簇近彭城。 行人回首荒臺上,啼鳥淒涼學楚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戲馬臺:位於今江蘇省徐州市,相傳爲項羽所建,用以觀看士兵騎馬比賽。
  • 霸圖傾:指項羽的霸業失敗。
  • 沐猴:指項羽,《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之語,意指項羽雖有英雄之名,實則不足以成大事。
  • 故壘:古代戰爭留下的堡壘。
  • 泗水:河流名,流經徐州。
  • 彭城:即今徐州市。
  • 楚聲:楚地的音樂,這裏指楚地的悲歌。

翻譯

經歷了無數次徒勞的戰鬥,八年的征戰,秦地的百姓對項羽的霸業失去了希望。 項羽雖有英雄之名,卻免不了當時人們的嘲笑,戲馬臺雖留名至今,也只是空有其名。 古老的堡壘荒涼地連着泗水,寒冷的山巒密佈,靠近彭城。 行人回首望向荒廢的戲馬臺,只聽見啼鳥淒涼的叫聲,彷彿在模仿楚地的悲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戲馬臺的荒涼景象,抒發了對項羽霸業失敗的哀嘆。詩中「沐猴不免當時笑」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史記》中的典故,諷刺了項羽的虛有其表。尾聯以「啼鳥淒涼學楚聲」作結,不僅增添了詩的悲愴氛圍,也隱喻了楚地的衰落和項羽霸業的終結,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

周忱

明江西吉水人,字恂如,號雙崖。永樂二年進士。次年,預讀書文淵閣之選。與修《永樂大典》,歷刑部主事、員外郎。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財賦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楊榮薦,遷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總督稅糧。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騶從,巡行村落,問民疾苦。理欠賦,改稅法,屢請減免江南重賦。與蘇州知府況鍾反覆計算,將蘇州一府賦自二百七十七萬石減至七十二萬餘石。他府以次減。官至工部尚書,仍巡撫。有《雙崖集》。卒諡文襄。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