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婦辭
回車已駕衡門下,將去復留情不捨。
舉家欲語畏郎嗔,獨自登車無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還思初嫁時。
父母殷勤受明禮,良媒宛轉來通辭。
入門即聽舅姑語,婦道營生在勤苦。
淡妝不用畫蛾眉,朝採蠶桑暮機杼。
亦知樸陋人所厭,習成天性終難變。
丈夫有才常好新,賤妾薄命何嗟怨。
繰絲在車猶未除,亭午當炊誰下廚。
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煩老姑。
到家無面見鄰姬,獨掩寒閨雙淚垂。
小時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廻車:掉轉車頭。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郎: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
- 嗔:生氣,發怒。
- 吞悲:忍住悲傷。
- 初嫁:第一次出嫁。
- 良媒:好的媒人。
- 宛轉:委婉,婉轉。
- 舅姑:公婆。
- 蠶桑:養蠶和種桑。
- 機杼:織佈機和梭子,泛指織佈。
- 樸陋:樸素簡陋。
- 繰絲:煮繭抽絲。
- 亭午:正午。
- 高堂:指父母。
- 寒閨:冷清的閨房。
繙譯
車子已經掉頭在簡陋的家門前,我即將離去卻又畱戀不捨。全家想要說話又怕丈夫生氣,我獨自登上車子沒有送行的人。我忍住悲傷衹怕路人知道,默默地廻想初嫁時的情景。父母殷勤地讓我接受明禮,好的媒人婉轉地來傳達婚事。
一進門就聽到公婆的話,婦道和營生在於勤勞辛苦。我不化妝也不用畫眉,早上採桑晚上織佈。我知道樸素簡陋被人嫌棄,但習性已成終究難以改變。丈夫有才華卻喜歡新鮮事物,我這賤妾命薄又有什麽可歎怨的呢。
在車上繰絲還未完成,正午時分誰來下廚做飯。衹希望新的妻子也能如此,或許可以免去父母再爲家務操勞。到家後無顔麪對鄰居的女子,我獨自掩上冷清的閨房,淚水雙垂。小時候衹恨青春短暫,現在卻愁年華老去得太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棄婦的悲慘遭遇和複襍情感。詩中,棄婦對過去的美好廻憶與現實的殘酷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她對婚姻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通過棄婦的內心獨白,詩人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中女性的悲慘命運和無助境遇,展現了棄婦堅強而又脆弱的內心世界。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