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用中歸金陵以有親迎之期因並及之且戒其進學

· 貝瓊
王生別我向長幹,門地從來盡達官。 水落瓜洲初雁到,山圍建業尚龍蟠。 秋風客路嘶驄馬,日夜仙壇會綵鸞。 金印虎符來未晚,莫忘重把舊書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幹:古代南京的一個地名,位於今南京市秦淮區。
  • 門地:門第,指家族的社會地位。
  • 瓜洲: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南,長江北岸。
  • 建業:古稱南京。
  • 龍蟠:形容山勢蜿蜒如龍。
  • 驄馬:青白色的馬,常用來形容駿馬。
  • 仙壇:指舉行婚禮的地方,比喻婚禮神聖。
  • 綵鸞:傳說中的神鳥,比喻新娘。
  • 金印虎符:古代高級官員的印信和兵符,象徵權力和地位。
  • 重把舊書看:再次研讀舊書,指繼續學習。

翻譯

王生告別我前往長幹,他的家族地位向來顯赫。水位下降,瓜洲初見雁羣,山巒環繞的建業依舊龍蟠虎踞。秋風中,他在旅途中騎着駿馬,日夜在仙壇與綵鸞相會,即將迎娶新娘。獲得金印虎符的日子不會太遠,但別忘了還要繼續研讀舊書。

賞析

這首詩是貝瓊送別王用中歸金陵的作品,詩中不僅表達了對王生離別的不捨,還對其未來的美好前景寄予厚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水落瓜洲」、「山圍建業」等,描繪了金陵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底蘊。同時,通過「金印虎符」和「重把舊書看」的對比,既展現了王生即將到來的輝煌,也提醒他不要忘記繼續學習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