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涉嘆

兩山欲交水斷破,洪川無樑日漸墮。徒涉紛紛江復深,鼉喧龍斗真愁心。 無言既濟平安子,得路回看轉不禁。君不見岸風翻翻卷瓠葉,皇天倘賜築巖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徒涉:徒步涉水過河。
  • 洪川:大河。
  • :橋樑。
  • 日漸墮:太陽逐漸西沉。
  • (tuó):鱷魚,這裏指水聲如鱷魚之吼。
  • 龍鬥:比喻水流洶涌,如同龍在爭鬥。
  • 築巖楫:築造在岩石上的船,比喻堅固的橋樑或渡船。

翻譯

兩座山峯似乎要交匯,卻被流水切斷,大河之上無橋樑,太陽漸漸西沉。徒步涉水過河,水聲如鱷魚吼叫,水流洶涌如龍爭鬥,令人心生憂愁。

一旦安全渡過,無言以對,回頭看去,心情更加難以平靜。你不見岸邊的風吹動着瓠葉翻飛,如果皇天能賜予一座堅固的橋樑或渡船,那該多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徒步涉水的艱辛與危險,通過「洪川無樑」、「鼉喧龍鬥」等生動意象,傳達了渡河時的緊張與憂慮。詩人在安全渡過後,回望那洶涌的江水,心情依舊難以平靜,表達了對渡河經歷的深刻感受。末句以「岸風翻翻卷瓠葉」作比,寄託了對堅固橋樑的渴望,體現了對安全與便利的嚮往。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