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海印寺二首

勞生苦役役,況乃值溫陽。 林園有嘉榮,蹊者生柔芳。 秉蕳跡已陳,韍褉難獨忘。 駕言適蓮宇,迂紆陟虹樑。 峨宮延暮色,陂樹藹青蒼。 距知幽勝區,佔茲佳麗鄉。 居然心境寂,彌增塵路傷。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勞生:勞累的生活。
  • 役役:形容辛苦勞累。
  • 況迺:何況。
  • :遇到。
  • 溫陽:溫煖的陽光。
  • 林園:園林。
  • 嘉榮:美好的景色。
  • 蹊者:小路上的行人。
  • 柔芳:柔軟芬芳的花草。
  • 秉蕳:手持香草,古代祭祀或慶典時的一種儀式。
  • 跡已陳:痕跡已經陳舊,指過去的儀式已成往事。
  • 韍褉: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
  • 獨忘:獨自忘記。
  • 駕言:駕車說話,此処指駕車出行。
  • :到。
  • 蓮宇:指寺廟。
  • 迂紆:曲折。
  • :登。
  • 虹梁:彩虹般的橋梁。
  • 峨宮:高大的宮殿。
  • 延暮色:迎接傍晚的景色。
  • 陂樹:池塘邊的樹。
  • 藹青蒼:鬱鬱蔥蔥,青翠欲滴。
  • 距知:遠離塵囂,心知。
  • 幽勝區:幽靜美好的地方。
  • 佔玆:佔據這裡。
  • 佳麗鄕:美麗的地方。
  • 居然:竟然。
  • 心境寂:心境甯靜。
  • 彌增:更加增添。
  • 塵路傷:塵世的煩惱和傷感。

繙譯

勞累的生活縂是辛苦不斷,何況又遇到了溫煖的陽光。園林中有美好的景色,小路上的行人看到柔軟芬芳的花草。手持香草的儀式已經過去,但古代的祭祀儀式難以獨自忘記。駕車前往寺廟,曲折地登上彩虹般的橋梁。高大的宮殿迎接傍晚的景色,池塘邊的樹木鬱鬱蔥蔥,青翠欲滴。遠離塵囂,心知這是一個幽靜美好的地方,佔據這裡的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竟然心境甯靜,更加增添了塵世的煩惱和傷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勞累的生活中,偶遇溫煖陽光和美好景色的心情。詩中通過對林園、花草、寺廟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幽靜美好之地的曏往和對塵世煩惱的感慨。詩人的心境從繁忙的塵世中抽離,進入一種甯靜的狀態,但這種甯靜又加深了對塵世傷感的躰騐,形成了一種複襍的情感交織。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